多聚甲醛介绍 白色无定形粉末。有甲醛气味。系甲醛的线形聚合物。无固定熔点, 加热则分解。熔点120~170℃。易溶于热水 并放出甲醛,缓溶于冷水,能溶于苛性碱及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不溶于醇和醚,其高度聚合物不溶于 水。可发生类似甲醛的反应,如氯甲基化,与醇形成缩醛等。用于合成树脂、粘合剂、医药、杀菌剂、杀虫剂、消毒剂等。
多聚甲醛 主要是有机原料:用于制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N-羟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多聚甲醛 实际效果 多聚甲醛主要用途代替普通工业甲醛水溶液,在合成农药、合成树脂、涂料及制取熏蒸消毒剂等多种多样的甲醛下游产品中,既可减少脱水的能耗,又可大大减少废水处理量,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绿色环保工程。
多聚甲醛因其较工业甲醛有效成分高,是固体细颗粒,有利于化工、制药等化学合成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要求使用无水甲醛作原料的合成方面,用途广泛。还可用作消毒剂、杀菌剂、熏蒸剂和除草剂以及制造树脂和人造象牙等。
多聚甲醛的应用
(1)农药:合成乙草胺、丁草胺和草甘膦。
(2)涂料:合成高dang汽车用漆。
(3)树脂:合成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聚缩醛树脂、密胺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等。
(4)造纸:合成纸张增强剂。
(5)铸造:翻砂脱膜剂,合成铸造粘合剂。
(6)养殖业:薰蒸消毒剂。此外,用于维生素犃、香料、萜类衍生物合成及显影药剂、乙烯树脂软化剂等各种助剂的合成。
多聚甲醛应急处理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大量泄漏,用水打湿然后收容回收。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 防护: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 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能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多聚甲醛MSDS 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 多聚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paraformaldehy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24 CAS No.: 30525-89-4 分子式: (CH2O)n 分子量: 40n 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甲醛 含量 0.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对呼吸道有致敏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口服强烈刺激消化道,引起口腔炎、咽喉炎、胃炎、剧烈胃痛、昏迷。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易燃。燃烧或受热分解时,均放出大量有毒的甲醛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 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低分子量的是白色结晶粉末,具有甲醛味。 熔点(℃): 120~17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3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03 饱和蒸气压(kPa): 0.19/25℃) 燃烧热(kJ/mol): 510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70 引燃温度(℃): 300 爆炸上限%(V/V): 73 爆炸下限%(V/V): 7 溶解性: 不溶于乙醇,微溶于冷水,溶于稀酸、稀碱。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树脂和粘合剂等,也用于制取熏蒸消 毒剂、杀菌剂和杀虫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酸、强碱、酸酐、强氧化剂、强还原剂、铜。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6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这部分暂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1533 UN编号: 2213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 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 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 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 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